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闽东新闻 >
深耕善文化热土 共筑和谐新家园
2025-02-12 10:23:48 吴苏梅 李洁琼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叶建超  

闽东日报讯(吴苏梅 李洁琼) 2月11日,寿宁县托溪乡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善文化”盛宴,该乡举办的“周末戏相逢‘传承善文化·共筑和谐乡’”新春优质文化文艺资源直达基层公益性演出,不仅为乡村群众送去精彩的北路戏和歌舞盛宴,还通报表彰了“托溪好人”和美丽庭院示范户。

托溪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善文化”源远流长。作为黄槐黄三公的归隐地,至今仍流传着黄三公狩猎除害、护卫家园、设馆延师、启蒙开智、攀崖采药、治病救人等诸多善举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是托溪群众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成了托溪乡传承和发扬善文化的重要基石。在黄三公事迹的陶冶下,村民自古以来就有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

近年来,托溪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善文化在乡村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整合资源,深度挖掘和弘扬本地“善文化”,成功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乡村精神文明风貌。

“我们深入挖掘整理本地传统善文化故事、民俗习惯等,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转化成生动的教育素材。在各村依托网格员队伍分别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和善文化宣传。同时,通过乡村环境整治行动和项目投入,打造善文化主题公园、文化长廊等公共文化设施,让善文化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托溪乡党委书记陈明忠介绍。

为了让善文化深入人心,托溪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举办“善文化节”,吸引全乡群众广泛参与,通过文艺表演宣传,好人好事、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传播善念、弘扬善行。

在善文化的熏陶下,托溪乡的乡村风貌焕然一新。邻里关系更加和睦,互帮互助成为常态;志愿服务蓬勃发展,越来越多村民主动参与到关爱孤寡老人、保护环境等公益活动中。更有不少乡贤与村民为支持乡村建设,自愿无偿捐资捐地、修桥铺路,用实际行动诠释“善”的真谛,为家乡增添了温暖和亮色。

在托溪乡洋尾村村头与溪坪村村头的河流上分别横卧着一座造型优美、雕刻精湛的木拱廊桥,这是托溪乡群众先后众筹近500万元资金建成的,已成为两村群众游玩的好去处和网红打卡点。溪坪村群众还献出廊桥旁的空地,建设廊桥休闲公园。

善行向上,一村一画。目之所及,托溪乡环境更优美了,邻里更和谐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温暖的“云水小镇”正在闽浙边界缓缓崛起。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