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乡镇动态
周宁礼门:产业扶贫托起群众致富梦
2018-05-21 09:12:52 杨菲菲 郑文敏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汤文娟  

 

    本报讯(记者 杨菲菲 通讯员 郑文敏) 5月15日,在周宁县礼门乡仕本村的山头上,贫困户李建生穿梭在郁郁葱葱的锥栗林里拔草施肥,颇为忙碌。

  对于李建生而言,“这片锥栗林,种下了生活的希望。”

  今年33岁的李建生,因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手脚不便,无法从事重体力活,家中收入甚微。几年前,妻子离家出走,留下一个年幼的女儿,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他一人肩上。

  残疾人协管员、保洁员、电费收费员……为了减轻李建生的生活压力,镇村干部为他安排了各种公益性岗位,同时结合仕本村锥栗种植历史,鼓励他发展锥栗产业。

  没有资金,产业扶贫资金来支援;没有土地,村里免费提供山地;没有技术,村里的老师傅和雨露计划培训来帮忙……在多方援助下,2016年,李建生顺利种植锥栗30亩。2017年,见锥栗长势喜人,他又追加种植锥栗20亩。

  “到锥栗有收成了,每年可以增加三四万元的收入。”如今,50亩的锥栗园成为了李建生的致富源泉,也让他对今后的生活充满期待。

  和李建生一样生活越过越有盼头的还有家住玉山村的贫困户魏奶发。常年在外打工的魏奶发,在乡村干部的指导帮助下,去年初返乡开起了土豆饼加工厂,每天精神满满地在加工厂里忙前忙后,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在2017年底实现了脱贫。

  主业风生水起,2018年,魏奶发趁胜追击搞起了副业——当“羊倌”,养殖了100多只羊。望着山间的羊群说起生活的变化,魏奶发言语间透着喜悦和满足,“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为推进“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礼门乡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开掘富源”的关键,整合各类项目和资金,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大力发展有特色、有市场、有规模的优势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带动群众致富。

  梅渡村发展油茶产业促增收,梨坪村发展中药材产业助力精准脱贫,溪兜百亩锥栗园托起群众致富梦……如今,产业发展在礼门乡“遍地开花”,人人有脱贫门路、户户有增收项目的格局悄然形成,激发了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该乡共发放财政产业扶贫资金171万余元,为120户贫困户提供小额贴息贷款78.7万元,并引导168户贫困户发展旅游、特色养殖、小商品零售及农产品粗加工等。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备案号:闽公网安备35092502000047号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